你平常會用影片說你想說的話嗎?你覺得自己超有梗,根本是未來的大導演嗎?
還是你比較喜歡寫劇本講故事?你是夥伴們心目中的超級攝影師嗎?
同學搞笑的瞬間、老師發怒的瞬間、情人浪漫的瞬間,為了讓有心參與並想運用媒體發聲的同學,能更精準地掌握敘事與組織能力,並能學習媒體運用技巧,達到更佳的傳達效益,特別規劃「青少年發聲拍片影像工作坊」,鼓勵同學成為一個創作者,學習如何拍攝一支精彩的短片,打開對於影像說故事的可能性;而進入影像創作課程時,同學更需要培養邏輯思考,以及練習系統並負責的說故事,在經過重重挑戰後,爭取專業導演全程陪同拍片難得機會,過程中有專業劇場工作者的創意與故事編導訓練,透過創意激盪以及實際的拍片行動,讓學生開發創意潛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故事,在透過專業團隊在實作過程中的指導,讓學員在輕鬆的氛圍下,構思屬於自己的青春紀事,完成傳達青少年好樣主張的影音作品!
《課程目標》
要說好一個動人的故事,實際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其中包括對於場景的挑選、角色的設定,說故事的人必須要細心地注意故事裡每一個環節。
為了讓學員有更多不同的創作靈感,於第二階段將前往雲林縣水林鄉進行移地拍攝。透過跳脫熟悉的空間、環境,以及在地人對於當地的介紹,藉此刺激學員創作的想像,從陌生的空間、素材跳出原本熟悉的創作模式,真實的觀察身邊的人、事、物並融會在創作之中。透過移地拍攝,希望可以讓學員思考在拍攝中,該如何取材時空背景,並透過角色的設定,發展故事和觀看者之間的連結,練習在說一件想要說的事情,如何可以說得精準又動人。
於第一階段課程中完成一部短片故事劇本,第二階段課程則透過實地的考察,進一步實際完成該劇本之十分鐘以內的短片一部。
《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 / 富邦文教基金會 青少年發聲網
合辦單位 /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參與對象》
(一)全台高中職同學,對於使用影像發聲有興趣者。
(二)共招募 65 人參加。
※營隊以鼓勵晉級的方式,分成兩階段:
第一階段基礎課程,將個別報名之學生分成九組,並依照學生學習狀況、團隊表現 以及創作出之劇本,從九組學生中取四組進入第二階段進階班。
《活動時間》
營隊兩階段課程時間如下(報名者請先確認兩階段時間皆可「全程」參加才報名)
第一階段課程 7 月 18 日(一)上午 10:00 至 7 月 21 日(四)下午 17:00。
形式:大型團體課程,分組討論創作
地點:臺中逢甲大學校內
住宿:逢甲大學學生宿舍
第二階段課程 7 月 24 日(日)上午 10:30 至 7 月 28 日(四)下午 14:00。
形式:建立拍片劇組
地點:雲林縣水林鄉
住宿:雲林縣水林鄉「水燦林國小」- 需全程住宿
*活動皆由參加者自行至指定地點集合,並需全程住宿。
《營隊活動內容》
第一階段課程:
(一)創意開發課程
由簡單暖身活動,融合劇場概念,透過創意跟想像力的遊戲,活動肢體,期待發掘自身不同感官的特別體驗。
(二)影片觀賞
挑選出適合的短片,在觀賞的過程中從影片最初的發想開始做討論,進而討論影片的結構,內容,表達手法,後製等不同階段的創作歷程,期待提升學員對於觀看影片的敏感度,以及透過觀看好的作品從中學習。
(三)劇本創作
專業的電影編劇陪同學員從劇情的交代,故事性,還有細節的安排產出一份完整的劇本。
第二階段課程:
(一)劇本訓練
邀請專業導演協助同學進行劇本的發想以及如何思考一份可執行的劇本,在劇情以及人物設定包含場景設定上的基礎概念一直到完整的過場設定以及劇情的起承轉合。
(二)鏡頭語言與分鏡表
針對鏡頭語言之運用與分鏡表的繪製進行課程講解,希望學員可以具備基本的影片製作前置作業能力,並透過實際範例的觀看了解鏡頭語言之運用可以如何幫助影片之成品更加精采。
(三)影片製作技巧教學
藉由結構性的課程設計,讓學員從攝影概念開始接觸影像世界,緊接著學習影像敘事方式,並學習剪接入門技巧。並邀請專業導演擔任監製,規劃創作時間表,指導學員將劇本轉換成拍片腳本,完整的製作分鏡圖。
(四)短片實作
讓參與學員跟著指導的監製落實所學的影像技巧,並實際進行劇組的分工,各司其職完成一支10分鐘以內的短片,體會影像產製的完整過程。
《報名方式》
1.報名日期 2016 年 6 月 1 日至 2016 年 6 月 22 日,請上青少年發聲網填寫報名表以及詳填報名網站上的問卷。
2.本次營隊分兩階段課程進行,因此請報名同學衡量自己時間是否能夠全程配合, 並且確實與家長進行溝通,不接受中途離開參加其他活動再返回,或只參加部份課 程等來去的申請。尊重主辦單位也尊重其他報名的同學,若於營隊過程中才提出無 法全程參加,保證金將不予退還,且取消個人與小組進入第二階段課程的機會。
◎於 7 月 7 日公佈入選學生名單,並以電話通知繳費以及其他課程相關準備事項。
《活動費用》
本活動課程費用為 9800/人,學生自付 1000 元,其他由富邦文教基金會補助。須另繳交 1000 元保證金,保證金於營隊結束後完成影片創作並繳交完成時將全數退還。
《講師介紹》
-劉長灝-
現任紙風車基金會企劃經理、綠光表演學堂堂主、政治大學EMBA、AMBA《戲劇與創意開發課程》教師、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駐校藝術家,豐富的電影表演及製作編導的經驗,曾任《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演員、侯孝賢導演之《尼羅河女兒》、《悲情城市》攝影助理,擔任青島超群影視基地編劇、副導暨後期製作導演,並曾擔任音樂工作室總經理。
-羅北安-
國立臺灣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后赴美國深造,獲美國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戲劇碩士學位及美國演藝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Dramatic Arts)表演學位。集舞台劇導演、編劇及演員身分於一身的台灣資深劇場大師,同時是知名電影及電視演員。
-楊元鈴-
自由撰稿者,從事電影評論、劇本編寫工作。創辦小電影主義電子報。曾任金馬國際影展、紀錄片雙年展、女性影展等影展活動之刊物主編,以及第三、四屆純十六影展、2006金馬影展、2007台北電影節之節目策劃。曾參與之電影創作包括紀錄片《台灣黑電影》製片,劇情片《等待飛魚》、《獵豔》、《茱麗葉之該死的茱麗葉》、《南方小羊牧場》。
-李建成-
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畢業。目前為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曾任喬治高職電影電視科專任教師、指導高職學生影視作品,入圍多項影展。紀錄片《我希望─員山戲夢少年》獲得新聞局「優良公用頻道節目獎勵活動」特優獎,《走... 該往哪裡走》獲得新聞局金穗獎最佳紀錄片類優等獎。
-吳和璞-
紀錄片導演、公視《黑狗來了》攝影,紀錄片《一夜》獲得2009 勞工金像獎佳作。近期擔任多部紀錄片攝影如《縱行囝仔》,該紀錄片是在說一個尋找「家」的故事,挑戰3000 公尺高山的拍攝;另擔任東港迎王祭典為題材的紀錄片《魯笠》的攝影,獲得第35 屆金穗獎最佳紀錄片。
-宋松齡-
資深影像工作者,畢業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細,曾服務於魔奇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擔任企業形象影片、電視節目、廣告影片及政府宣導影片的導演,作品有:文建會《臺灣文學數位導讀》、Discovery《臺灣人物誌》西瓜大王。公視第五屆小導演大 夢想《放學後的秘密》影片監製,該片獲得兒童影展最佳兒童評審大獎。
-權國瑋-
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美國莎凡納藝術學院電影電視研究所畢業。曾任弘光科大和勤益科大講師,現為牡丹影像製作有限公司負責人。2012擔任《邊城啟示錄》製片及企劃入圍金馬獎和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2013《縱行囝仔》獲得文化部「高畫質電視節目」補助,並入選2013年高雄電影節及入圍金穗獎。2016年短片《政大EMBA政面挑戰》獲得亞洲區商學院戈壁挑戰賽影像大賽第三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