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緣起

 
你曾經對傳記人物有更多的好奇?或是對於課本上歷史事件的真相有過其他想法嗎?你有想過從小到大接收知識的方法有其他的可能嗎?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有越來越多的方法可以認識世界,打開閱聽的視野,但對於單一事件、單一人物、甚至是單一意識形態的想像,是否也一起被最多元的打開呢?
 
本次的工作坊邀請大家從多重視角的書寫過程中,去研究不同的閱讀世界的方式。透過不同的敘事手法,以及在創作中你可能不曾想過的表現方式,重新詮釋你的歷史。
 

二、活動目的
 
1.認識自己發展認同:透過課程中的反思與提問,認識自己所生長的土地與生活周遭的人事物。
2.獨立思考能力培養:陪伴青少年找到自己的定位,關懷自身事物之外的世界,
  並且擁有串聯自己本身和廣大環境的能力。
3.溝通對話的訓練:透過同儕互相討論和交流的過程,培養在團體中「表達」
  自己的意見,以及「接納」其他建議的能力。
4.公民素養:了解自己和社會的連結,透過不同年代的歷史描述與認識。
 
 
三、課程時間
 
本次工作坊為四次的課程,課堂間有連貫,不接受單堂報名
課程日期:8/9(四)、8/16(四)、8/23(四)、8/27(一) 《課程時間做過異動,請以目前公告日期為準》
上課時間為:10:00-17:00 (提供午餐)
 
四、課程內容
 
第一堂:電影與文學的案例/多重視角的敘事差異
第二堂:歷史課/從拼貼中呈現矛盾
第三堂:藝術課/出版與書寫
第四堂:實作與成果發表
 
工作坊會依照課程需要,進行博物館、展覽等不同空間的參訪活動,參訪中若有門票等花費由主辦單位支付。

五、主要課程地點
 
富邦文教基金會 大會議室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258號5F)
 
 
六、招生對象
 
全臺灣對影像、文字創作書寫有興趣的16-18歲同學同學,預計招收10人。
 

七、課程費用

課程費用為$8900/人,由富邦文教基金會全額補助。學生須另繳交$1000元保證金,保證金於課程結束後,全程參與者且完成所有作業將全數退還。

報名完成且成為錄取名單學員後將另行公告繳交保證金方式。

 

八、入選相關事項

錄取者須全程參與課程,並遵守相關規定。
未遵循規定者,主辦單位將有權於活動期間取消參與活動資格。
主辦單位與講師保有簡章及課程內容異動權利。入選公布前若有異動將於網站上公布,入選後若有異動將另行與入選者聯繫。

 

九、講師介紹
 
張紋瑄|
目前創作及生活於台中,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藝術跨域研究所。2016年前後發表「自傳大系」系列計畫:《某人傳》、《の日記》及《自傳大系》。個展《台灣史的結構》(2016)、「我們是否上身過量」(2015)等,聯展「失調的和諧: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東亞藝術觀察」(2017)。本次聚焦於說故事的技術,延續其對於歷史的層套結構與虛構的課題的探究,結合製本手法。
 

 



入選梯次名單  
Copyright © 2010 富邦活動管理系統